分类:语录大全时间:2024-03-11 09:12作者:未知编辑:猜谜语
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古诗白鹿洞注音,以及白鹿洞二首古诗其一对应的知识点,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,不要忘了收藏本站!
1. 关于白鹿洞书院的诗词
《游白鹿洞书院》年代: 宋 作者: 项安世曾依岳麓听鸣泉,亦泛朱陵石鼓船。
所欠平生惟白鹿,暮年来此岂非天。《白鹿洞书院》年代: 宋 作者: 朱熹昔人读书处,町疃白鹿场。
世道有升降,兹焉更表章。矧今中兴年,治具一以张。
弦歌独不嗣,山水无辉光。荒榛适剪除,圣谟已汪洋。
亦有皇华使,肯来登此堂。问俗良恳恻,怀贤增慨慷。
雅歌有余韵,绝学何能忘。《白鹿洞书院》年代: 宋 作者: 钱闻诗锡名有旨感皇明,百载荒基一日营。
白鹿虽无归洞迹,青衿犹有读书声。尘中讲贯似难入,静里工夫终易成。
孕出庐山真秀气,宁复渭钓与莘耕。
2. 关于白鹿洞书院的诗词
《游白鹿洞书院》
年代: 宋 作者: 项安世
曾依岳麓听鸣泉,亦泛朱陵石鼓船。
所欠平生惟白鹿,暮年来此岂非天。
《白鹿洞书院》
年代: 宋 作者: 朱熹
昔人读书处,町疃白鹿场。
世道有升降,兹焉更表章。
矧今中兴年,治具一以张。
弦歌独不嗣,山水无辉光。
荒榛适剪除,圣谟已汪洋。
亦有皇华使,肯来登此堂。
问俗良恳恻,怀贤增慨慷。
雅歌有余韵,绝学何能忘。
《白鹿洞书院》
年代: 宋 作者: 钱闻诗
锡名有旨感皇明,百载荒基一日营。
白鹿虽无归洞迹,青衿犹有读书声。
尘中讲贯似难入,静里工夫终易成。
孕出庐山真秀气,宁复渭钓与莘耕。
3. 关于白鹿洞书院的词
《白鹿洞书院》
年代: 宋 作者: 朱熹
昔人读书处,町疃白鹿场。
世道有升降,兹焉更表章。
矧今中兴年,治具一以张。
弦歌独不嗣,山水无辉光。
荒榛适剪除,圣谟已汪洋。
亦有皇华使,肯来登此堂。
问俗良恳恻,怀贤增慨慷。
雅歌有余韵,绝学何能忘。
七律•白鹿洞书院
庐山国学播中华,养性修身天下夸。万卷诗书尊理学,八方学子敬儒家。
峦峰锦绣多奇石,草木芬芳半异花。胜境迷人堪细赏,葱茏一岭绕烟霞。
4. 描写书院的诗句
题甘泉书院
作者:陈与义 朝代:宋
甘泉坊里林影黑,吴氏舍前书榜鲜。
床座畧容摩诘借,桂枝应待小山传。
兵横国内犹纷若,风到湖南还穆然。
勉效周生述孔业,赋诗吾独愧先贤。
题子侄书院双松
作者:曹唐 朝代:唐 体裁:七律
自种双松费几钱,顿令院落似秋天。能藏此地新晴雨,
却惹空山旧烧烟。枝压细风过枕上,影笼残月到窗前。
莫教取次成闲梦,使汝悠悠十八年。
次韵秦觏过陈无己书院观鄙句之作
作者:黄庭坚 朝代:北宋
陈侯大雅姿,四壁不治第。
碌碌盆盎中,见此古罍洗。
薄饭不能羹,墙阴老春荠。
惟有文字性,万古抱根柢。
我学少师承,坎井可窥底。
何因蒙赏味,相享当牲醴。
试问求志君,文章自有体。
玄钥锁灵台,渠当为君启。
5. 关于“书院”的古诗有哪些
1、《三月七日城南书院偶成》宋·张栻
2、
《碧泉书院偶书花木所有七首》宋·胡宏
3、《次韵象山书院山长汪德载垂访》宋·方回
4、《拟九颂·峨峰书院》宋·程公许
5、《寺前书院》宋·郑刚中
6、《次韵秦觏过陈无己书院观鄙句之作》宋·黄庭坚
7、《黄沙书院》宋·辛弃疾
9、《白鹿洞书院》宋·朱熹
10、《咏华林书院》宋·孙何
6. 白鹿洞二首(其一)的古诗
1、全诗
读书不觉已春深,一寸光阴一寸金。
不是道人来引笑,周情孔思正追寻。
2、注释
用心读书,不知不觉春天过完了,
每一寸时间就像一寸黄金一样贵重。
①白鹿洞:即指白鹿洞书院;位于九江庐山玉老峰下,是中国古代最早建立的书院之一。诗人曾在此读书求学。
3、出处 为唐末五代十国闻名诗人王贞白所作
4、赏析
这是一首写诗人自己的读书生活的诗,也是一首惜时诗。“白鹿洞”在今江西省境内庐山五老峰南麓的后屏山之南。这里青山环抱,碧树成荫,环境清幽。名为“白鹿洞”,实际并不是洞,而是山谷间的一方坪地。中唐李渤曾在此读书,养有一头白鹿为伴,因名“白鹿洞”。首句叙事。“读书不觉已春深”,言自己用心读书,不知不觉中春天又快过完了。“春深”犹言春末、晚春。
7. 白鹿洞书院对联
鹿豕与游,物我相忘之地;
泉峰交映,智仁独得之天。
此联旧题白鹿洞书院明伦堂,今人姚公骞补书。
白鹿洞开,泉谷烟霞竞秀;
紫阳道在,对贤师友同归。
此联为明代张寰题书院正学之门(二门)。今由李铎补嵌入朱子祠。
白鹿无踪与,唐文宋理都出陈迹;
青山常在世,民生国运大壁新图。
此联旧题书院报功祠,今人姚公骞撰书。
列嶂成垣,永护考亭之遗迹;
环溪作泮,遥通泗水之真源。
此联为明代高贲亨撰,今人李铎补书嵌于朱子祠。
诏有格言,求真才于正学;
教无异术,休至理于常行。
此联为明代邵宝题书院文会堂,今由陈尚秋补书嵌于礼圣门外柱。
古往今来,前对后贤同脉络;
天地高下,四时百物共流行。
此联为明代胡松撰,今人刘俭补书嵌于礼圣门内柱。
书院中你讲一场我讲一场,众言淆乱折诸
圣,庙貌赫临;
庐山上释家几处道家几处,二氏逃归斯受
之,宗门大启。
此联为明代周相题书院礼圣殿,今人石如灿补书,但上下联均删去后七字。
千里余波流圣泽;
四围深翠获儒关。
此联为明代林俊题书院大门,今人夏桐郁补书嵌于报功祠前厢房,上下联“千里”“四围”原作“千古”“四面”。
十步之内有芳草;
广厦所育皆英才。
此联为今人姚公骞撰书,并嵌于朱子祠前厢房。
一帘风雨王雄画;
半壁云山杜甫诗。
此联署款为:“辛酉年赣北汪开颜书。”
五老此间惟独对;
孤亭之外有朋来。
此联为清代星子举人曹龙树旧题书院独对亭。
诸峰已舒服;
更有最高亭。
此联为明代徐岱题书院高美亭。
泉清堪洗墨;
山秀可藏书。
此联为旧题书院御书阁。
鹿逐嘅中原,叹戎马仓皇,忍令棫朴菁
莪,百代作人沦雅化;
洞深迷古道,喜森林阴翳,从此梗楠杞
梓,十年树木长良材。
此联为民初萍乡人刘洪辟题白鹿洞书院。
空中楼阁;
静里乾坤。
此联为明代李资元题书院思贤台
1、《白鹿洞二首》是古诗,有两首。是唐代诗人王贞白所作。
2、 诗文如下:
《白鹿洞二首·其一》
读书不觉已春深,一寸光阴一寸金。 不是道人来引笑,周情孔思正追寻。
《白鹿洞二首·其二》
一上西园避暑亭,芰荷香细午风轻。 眼前物物皆佳兴,并作吟窝一味清。
3、【赏析】
《白鹿洞二首》是唐末五代十国时期闻名诗人王贞白写自己的读书生活的诗,也是惜时诗。所谓“惜时”就是珍惜时间,诗中“一寸光阴一寸金”诗句更是成为劝勉世人珍惜光阴的千古流传的至理名言。
《白鹿洞二首·其一》
唐代王贞白
读书不觉已春深,一寸光阴一寸金。
不是道人来引笑,周情孔思正追寻。
译文:
用心读书,不知不觉春天过完了,每一寸时间就像一寸黄金贵重。
并不是道人过来嘲笑,周公的精义孔子的思想教导投入钻研中。
扩展资料:
“一寸光阴一寸金”,寸阴,用金子比喻光阴,所谓时间宝贵,应该珍惜。这也是诗人给后人的千古名言,劝诫大家珍惜时光。也是是诗人由第一句叙事自然引发出来的感悟,千百年来一直勉励人们、特殊是读书人珍惜时间、注意知识积累,不断充实和丰富自己。
“读书不觉已春深”,言自己用心读书,不知不觉中春天又快过完了。“春深”犹言春末、晚春。从这句诗中可以看出,诗人读书入神,天天都过得紧张而充实,全然忘记了时间。
春天快过完了,是诗人不经意中猛然发现的。这一发现令诗人甚感意外,颇多感触。他觉得光阴过得太快了,许多知识要学,时间总不够用似的。
这首《白鹿洞二首·其一》,要早于元代的同恕400多年,这才是“—寸光阴一寸金”的最早出处。
另外,这首诗中的白鹿洞,是中国古代闻名的白鹿洞书院,与岳麓书院、石鼓书院和应天府书院并称“天下四大书院”,白鹿洞书院是这四大书院之首。
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-白鹿洞二首
白鹿洞二首
作者:王贞白
创作年代:唐末五代十国
作品出处:《灵溪集》
文学体裁:诗
名句:一寸光阴一寸金
白鹿洞二首
(其一)
读书不觉已春深,一寸光阴一寸金。
不是道人来引笑,周情孔思正追寻。
(其二)
一上西园避暑亭,芰荷香细午风轻。
眼前物物皆佳兴,并作吟窝一味清。
作品注释:
1、【白鹿洞】:即指白鹿洞书院;位于九江庐山五老峰下,是中国古代最早建立的书院之一。诗人曾在此读书求学。
2、【春深】:春末,暮春。
3、【引笑】:逗笑,开玩笑。
4、【周情孔思】:指周公礼法、孔子儒学,诗中乃泛指经史之学。[2]
5、【追寻】:深入研究。
作品译文:
用心读书,不知不觉春天过完了,
每一寸时间就像一寸黄金一样贵重。
若不是被来往行人赞赏的逗笑打断了思绪,
我正在深入钻研周公孔子的精义、教导呢。
二首
(我)登上西园避暑的凉亭,菱叶荷花散发着的细微香气,随着午时的轻风渐渐飘来。眼前的各种事物都让人兴致盎然,(将此时此景)一并汇入(我)诗文的素材库里,吟诵出这清凉清幽的美景。
全诗:
读书不觉已春深,一寸光阴一寸金;
不是道人来引笑,周情孔思正追寻。
译文:用心读书,不知不觉中春天又快过完了, 每一寸时间就像一寸黄金那样贵重。 要不是道人过来逗趣开玩笑, 还在周公的精义孔子的思想教导中投入钻研呢。
注释:
白鹿洞:在今江西省境内庐山五老峰南麓的后屏山之南。这里青山环抱,碧树成荫,十分清幽。名为“白鹿洞”,实际并不是洞,而是山谷间的一个坪地。
春深:春末,晚春。
一寸光阴一寸金:以金子比光阴,谓时间极为宝贵,应该珍惜。寸阴:极短的时间。
道人:指白鹿洞的道人。
引笑:逗笑,开玩笑。
周情孔思:指周公孔子的精义、教导。
追寻:深入钻研。
作者简介:王贞白,字有道(875—958),号灵溪。信州永丰(今江西广丰)人。唐末五代十国闻名诗人。唐乾宁二年(895)登进士,七年后(902)授职校书郎,尝与罗隐、方干、贯休同倡和。在登第授职之间的七年中,他随军出塞抵御外敌,写下了许多边塞诗,有不少反映边塞生活,激励士气的佳作。征戍之情,深切动人。对军旅之劳、战役景象描写的气魄豪迈、色彩浓烈、音调铿锵。有《灵溪集》七卷,今编诗一卷。其名句“一寸光阴一寸金”,至今民间广为流传。
关于古诗白鹿洞注音和白鹿洞二首古诗其一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,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?假如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,记得收藏关注本站。
Copyright 2024 猜谜语 粤ICP备2021090163号
免责声明:本站图片、文字内容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,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,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,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。